一、青山碧水间的生态瑰宝
云山村得名于终年云雾缭绕的连绵山丘[1]。漫步村中,可见云山椆(青冈栎)古木参天,树冠如盖,其木质坚硬如铁,是当地水土保持的重要屏障[1]。春日的溪涧畔,野生云山白兰悄然绽放,清雅香气弥漫山谷;深秋时节,枫林与松林层叠尽染,宛如打翻的调色盘[13]。村人遵循古法耕种,梯田依山势起伏,稻浪间白鹭翩跹,构成一幅"屋后绿峰缀云,门前碧水映田"的桃源画卷。
如今的云山村,既是省级地质灾害防治示范点,亦是驴友私藏的"云雾秘境"。当游客登顶远眺,既能感受鄱阳湖的浩渺波涛[16],亦能触摸一座村庄与自然共舞的生存哲学——这或许正是它历经风雨却愈发苍翠的答案。
三、古韵新生的村落密码
云山村的建筑暗藏巧思。青石砌筑的百年老屋顺应地势错落分布,屋脊"缀云式"飞檐可减轻强风冲击[13],夯土墙内掺入竹筋提升抗震性。近年村庄探索"生态+人文"振兴路径:废弃石矶塔修缮为观景台[8],俯瞰鄱阳湖烟波;古法榨油坊变身体验工坊,云山茶油通过电商走进城市餐桌。暮色中,老人坐在陈氏祠堂门槛上讲述族谱迁徙史[8],孩童奔跑在新建的生态步道上,古老智慧与现代生活在石板路上悄然交融。
二、地灾防御中的生命韧性
2024年6月,一场持续强降雨考验着云山村的应急能力。村支书余荣炜带领党员突击队彻夜巡查地质灾害点,果断转移上山头自然村3户共10名村民[16]。其中一位86岁卧床老人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救治,其余村民通过"邻里互助安置"机制暂住安全区村民家中。这套成熟的应急体系源于常年实战:村庄依托山势修建分流渠,在易滑坡区域种植深根系云山椆固土[1],并通过高频次演练提升村民自救能力。正如村民所言:"我们敬山的脾性,也懂山的脾气。"
江西都昌云山村:春桥乡自然风光与抗灾韧性并存的古村落
在赣北鄱阳湖畔的翠色褶皱里,江西都昌县春桥乡云山村静卧于山峦环抱之中。这座看似寻常的村落,却以独特的生态风光与顽强的抗灾智慧,书写着人与自然共生的乡土传奇。
相关问答